航空裝備上市公司一覽,2021年航空裝備上市公司有哪些?
2021-06-03 14:36 南方財富網
周四尾盤數據顯示,航空裝備概念報跌,中航光電領跌,ST華訊、航新科技、航發動力等跟跌。
據南方財富網數據顯示,相關航空裝備上市公司:
1、能科股份(603859):2020年凈利潤1.2億,同比增長33.35%。公司自成立起就定位于從事國內新一代工業生產節能過程分析技術的研究與產品開發,緊緊圍繞石油化工、鋼鐵冶金、煤炭礦山、航空裝備、電力新能源等行業的節能應用需求,研發技術先進、適應性強的產品,并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組合和解決方案。
2、中航重機(600765):2020年凈利潤3.44億,同比增長24.91%。在航空業務方面,子公司宏遠公司榮獲C919首飛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獲得道蒂公司“全球最佳供應商獎”,以亞洲唯一鍛件供應商身份參加了空客公司全球供應商大會,與空客公司合作領域從A320單通道飛機擴展到了最新的寬體機型A350XWB,成功進入國際航空發動機領域,開發了霍尼韋爾高溫合金精鍛件;安大公司完成了國家標準《航空齒輪鍛件技術要求》、《鈦合金等溫鍛通用工藝規范》標準草案的編制,標準正式發布后將填補國家標準在相關領域的空白,突破了Inco909、Ti6242、Waspaloy工藝,并取得了客戶授權;其中Inco909產品已進入批量生產。
3、成飛集成(002190):2020年凈利潤1.19億。公司數控零件加工業務主要是航空零部件數控加工,一方面,國內軍用航空發展勢頭良好,零部件加工外協需求上升;民用機市場方面,隨著國產大飛機項目的投產,國家也出臺政策逐步放開部分空中管制區域,給民用飛機帶來更為廣闊的前景。
4、海特高新(002023):2020年凈利潤3170萬,同比增長-58.45%。公司作為國內航空技術服務行業的領先企業之一,在航空機載設備的檢測及維修、航空中小型發動機維修、通用航空維修及服務、航空培訓、部分航空技術研發領域、航空部附件制造、航空工程改裝等方面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公司的簽約客戶已基本涵蓋中國國內全部民用航空公司、部隊用戶以及其他航空單位。
本文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力求但不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如有錯漏請以中國證監會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體為準,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