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州5G上市公司,廣東廣州十大5G企業股票(附股)
2025-01-02 15:44 南方財富網
廣東廣州5G上市公司有廣哈通信、中達安、高新興、宏昌電子、中海達、佳都科技、超訊通信、金發科技、海格通信、廣汽集團等14家。根據南方財富網概念查詢工具股票工具數據整理,在市值上,截至1月2日,廣東廣州5G上市公司市值排名情況如下:
![](https://pic.southmoney.com/southmoney/article/auto-tag/202501/02/7018-02-25010215445T94.jpg)
1、廣汽集團:922.65億元
公司主營業務為汽車產業。
1月2日收盤消息,廣汽集團收盤于8.940元,跌4.28%。今年來漲幅下跌-4.47%,總市值為922.65億元。財報顯示,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284.86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13.96億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 -1.21%;毛利率5.18%,每股收益-0.13元。
2、海格通信:261.83億元
公司主要從事通信產品與服務。
1月2日收盤消息,海格通信收盤于10.550元,跌3.92%。今年來漲幅下跌-4.08%,總市值為261.83億元。財報顯示,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1.75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1090.69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 -0.09%;毛利率25.23%。
3、金發科技:219.63億元
公司從事化工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1月2日消息,金發科技開盤報8.61元,截至15時收盤,該股跌3.59%,報8.330元。當前市值219.63億。財報顯示,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71.18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3.03億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 1.74%;毛利率10.79%,每股收益0.11元。
4、普天科技:138.56億元
公司主要從事移動通信網絡規劃設計和印制電路板制造。
1月2日收盤消息,普天科技開盤報價21.35元,收盤于20.360元。5日內股價下跌9.97%,總市值為138.56億元。財報顯示,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9.83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2106.94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 -0.56%;毛利率13.42%,每股收益-0.03元。
5、佳都科技:96.85億元
公司從事智能軌道交通、智能安防。
1月2日收盤消息,佳都科技開盤報價4.68元,收盤于4.520元。7日內股價下跌7.3%,總市值為96.85億元。佳都科技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18.53億元,同比增長54.17%,歸母凈利潤-107.87萬,同比99.4%。
6、高新興:93.15億元
公司主要從事感知、連接、平臺等物聯網核心技術的研發和行業應用。
1月2日高新興消息,該股開盤報5.47元,截至15時收盤,該股跌2.19%,報5.360元,當日最高價為5.58元。換手率4.41%。高新興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2.9億元,同比增長-24.43%,歸母凈利潤-4148.59萬,同比-120.51%;每股收益為-0.02元。
7、中海達:78.81億元
公司主營業務為衛星導航系統服務。
截止下午3點收盤,中海達報10.590元,跌2.93%,總市值78.81億元。中海達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3.11億元,同比增長3.74%,歸母凈利潤1110.2萬,同比161.5%;每股收益為0.01元。
8、宜通世紀:62.6億元
公司業務有通信網絡技術服務。
1月2日,宜通世紀收盤跌6.08%,報于7.100。當日最高價為7.54元,最低達7元,成交量6165.35萬手,總市值為62.6億元。 財報顯示,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5.58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1154.78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 -0.6%;毛利率9.74%,每股收益-0.01元。
9、宏昌電子:59.2億元
公司主營業務為電子級環氧樹脂的生產。
1月2日,宏昌電子開盤報價5.36元,收盤于5.220元,跌2.79%。當日最高價為5.43元,最低達5.16元,成交量2702.88萬手,總市值為59.2億元。財報顯示,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5.51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1158.59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 0.34%;毛利率6.18%,每股收益0.01元。
10、超訊通信:57.83億元
公司業務有通信網絡建設、通信網絡維護和通信網絡優化。
1月2日收盤短訊,超訊通信股價15時收盤跌3.42%,報價36.700元,市值達到57.83億。財報顯示,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2.09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281.51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 -0.87%;毛利率8.22%,每股收益-0.02元。
本文選取數據僅作為參考,并不能全面、準確地反映任何一家企業的未來,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