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MLED有哪些企業(創業板MLED上市企業市值排名)
2023-03-05 07:13 南方財富網
創業板MLED股有易天股份、阿石創、乾照光電、華燦光電、科翔股份、聚燦光電、雷曼光電、南極光、聚飛光電、瑞豐光電等21家。根據《南方財富網趨勢選股系統》股票工具數據整理,在市值上,截至3月3日,創業板MLED上市公司市值排名情況如下:
![](https://pic.southmoney.com/southmoney/article/auto-tag/202303/05/7018-05-2303050G3025U.jpg)
一、利亞德:164.41億元
公司主營業務為智能顯示及顯示外延應用業務夜游經濟、文旅新業態、VR體驗。智能顯示業務。
3月3日收盤短訊,利亞德股價15點跌1.07%,報價6.500元,市值達到164.41億。利亞德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20.71億元,同比增長-7.25%,歸母凈利潤1.64億,同比-30.38%;每股收益為0.06元。
二、華燦光電:96.74億元
公司主營業務為化合物光電半導體材料與電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
3月3日消息,華燦光電開盤報價7.78元,收盤于7.800元。5日內股價下跌3.59%,總市值為96.74億元。華燦光電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4.84億元,同比增長-39.28%,歸母凈利潤-5259.1萬。
三、洲明科技:72.43億元
公司主要從事LED顯示產品與LED照明燈具的研發。
3月3日訊息,洲明科技3日內股價下跌2.87%,市值為72.43億元,跌1.34%,最新報6.620元。洲明科技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17.5億元,同比增長-7.95%,歸母凈利潤1.32億,同比13.24%;每股收益為0.12元。
四、乾照光電:66.77億元
公司業務有半導體光電產品的研發。
3月3日消息,乾照光電開盤報價7.36元,收盤于7.390元。5日內股價下跌4.87%,總市值為66.77億元。乾照光電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3.9億元,同比增長-21.15%,歸母凈利潤-3581.07萬,同比-172.25%;每股收益為-0.05元。
五、聚飛光電:60.94億元
公司業務有SMDLED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3月3日,聚飛光電開盤報價4.55元,收盤于4.540元,漲0.44%。今年來漲幅上漲11.67%,總市值為60.94億元。財報顯示,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5.87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4448.4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 1.53%;毛利率23.19%,每股收益0.04元。
六、科翔股份:57.85億元
公司從事印制電路板研發、生產和銷售。
3月3日消息,科翔股份開盤報13.88元,截至下午3點收盤,該股漲0.65%,報13.950元。當前市值57.85億。財報顯示,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6.47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1619.46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 0.71%;毛利率13.28%,每股收益0.04元。
七、聚燦光電:55.72億元
公司從事LED外延片及芯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
3月3日消息,聚燦光電開盤報價10.24元,收盤于10.230元,漲0.59%。當日最高價10.37元,最低達10.11元,總市值55.72億。聚燦光電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5.36億元,同比增長3.35%,歸母凈利潤-1315.51萬,同比-120.82%;每股收益為-0.03元。
八、鴻利智匯:54.16億元
公司業務有LED器件及其應用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3月3日收盤消息,鴻利智匯開盤報價7.72元,收盤于7.650元。5日內股價上漲2.35%,總市值為54.16億元。鴻利智匯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9.06億元,同比增長-14.32%,歸母凈利潤4883.85萬,同比-35.31%;每股收益為0.07元。
九、艾比森:46.33億元
公司從事LED應用。
3月3日,艾比森開盤報價12.92元,收盤于12.870元,跌0.23%。今年來漲幅上漲29.29%,總市值為46.33億元。艾比森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6.79億元,同比增長21.68%,歸母凈利潤3222.64萬,同比253.48%;每股收益為0.09元。
十、阿石創:39.53億元
公司主營業務為PVD鍍膜材料。
3月3日,阿石創開盤報價25.48元,收盤于25.860元,漲2.17%。今年來漲幅上漲8.24%,總市值為39.53億元。阿石創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1.62億元,同比增長-14.19%,歸母凈利潤408.46萬,同比-34.33%;每股收益為0.03元。
本文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力求但不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如有錯漏請以中國證監會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體為準,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