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劑板塊的四大龍頭股,收藏好!(11/8)
2024-11-09 22:23 南方財富網
制冷劑板塊收盤報跌,晶雪節能(-3.725)領跌,魯西化工、巨化股份、濱化股份等跟跌。概念查詢工具為您整理制冷劑龍頭股的相關信息。
內容導航:
一、制冷劑龍頭股有哪些
1、三美股份:龍頭股
公司業務有氟化工產品。截至15時,三美股份(603379)目前漲0.5%,股價報36.490元,成交986.8萬手,成交金額3.58億元,換手率1.62%。
2、國新文化:龍頭股
公司主要從事化工業務和教育業務。國新文化最新報價11.120元,7日內股價下跌11.51%;今年來漲幅上漲5.22%,市盈率為-29。
3、聯創股份:龍頭股
公司從事網絡營銷傳播服務、聚氨酯生產。11月8日消息,聯創股份7日內股價上漲5.76%,截至15時收盤,該股報6.250元,跌0.64%,總市值為66.81億元。
4、濱化股份:龍頭股
公司主要從事有機、無機化工產品的生產、加工與銷售。11月8日,濱化股份股票跌1.45%,截至15點收盤,股價報4.070元,成交額1.38億元,換手率1.64%,7日內股價上漲2.46%。
二、制冷劑龍頭股簡要分析
1、三美股份:龍頭股
2022年第二季度三美股份公司主營為氟制冷劑、氟化氫、氟發泡劑等,收入為20億元、3.17億元、1.54億元,占比為78.14%%、12.39%%、6%%。
三美股份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9.99億元,同比增長14.48%,歸母凈利潤1.77億,同比63.55%;每股收益為0.29元。
2、國新文化:龍頭股
2021年第四季度國新文化公司主營為教育信息化產品等,收入為4.42億元,占比為99.5%%。
國新文化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9148.64萬元,同比增長-28.36%,歸母凈利潤1838.13萬,同比-60.39%;每股收益為0.04元。
3、聯創股份:龍頭股
2022年第二季度聯創股份公司主營為含氟新材料、聚氨酯新材料等,收入為9.53億元、2.4億元,占比為79.86%%、20.14%%。
財報顯示,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2.68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405.88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 -0.21%;毛利率9.86%,每股收益-0.01元。
4、濱化股份:龍頭股
2022年第二季度濱化股份公司主營為燒堿(折百)、環氧丙烷、氯丙烯等,收入為12.18億元、10.27億元、4.31億元,占比為32.96%%、27.77%%、11.64%%。
財報顯示,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30.08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8408.43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 0.74%;毛利率6.34%,每股收益0.05元。
三、制冷劑概念股還有哪些股票
1、凱恩股份(002012):公司主要從事工業配套用紙、特種食品包裝用紙、過濾紙等特種紙服務保障業務。截止11月8日下午三點收盤凱恩股份(002012)漲0.54%,報5.530元/股,3日內股價上漲3.07%,換手率3.55%,成交額9140.89萬元。
2、德美化工(002054):公司主要從事精細化學品、石油化工品和農牧食品。德美化工11月8日消息,今日該股開盤報價5.73元,收盤于5.670元。5日內股價上漲2.12%,成交額3404.18萬元。
3、永和股份(605020):公司主要從事氟化學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15點收盤永和股份(605020)報18.370元,今日開盤報18.49元,跌0.6%,當日最高價為18.67元,換手率1.4%,成交額9758.39萬元,7日內股價上漲6.75%。
4、東陽光(600673):公司主營業務為電子材料。11月8日消息,東陽光開盤報價8.25元,收盤于8.150元,跌0.61%。當日最高價8.35元,市盈率-81.5。
5、中欣氟材(002915):公司從事氟精細化學品。11月8日,中欣氟材開盤報價11.44元,收盤于11.270元,跌0.97%。今年來漲幅下跌-62.02%,總市值為36.68億元。
6、金石資源(603505):公司主營業務為螢石礦的投資和開發,以及螢石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截至15點,金石資源(603505)目前跌1.29%,股價報27.640元,成交787.53萬手,成交金額2.2億元,換手率1.3%。
7、魯西化工(000830):公司主營業務為化工產業和化工工程產業。11月8日魯西化工收盤消息,7日內股價上漲4.34%,今年來漲幅上漲17.92%,最新報12.220元,跌2%,市值為233.42億元。
8、晶雪節能(301010):公司從事節能隔熱保溫材料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11月8日消息,晶雪節能開盤報價15.3元,收盤于14.730元,跌3.73%。今年來漲幅下跌-26.88%,市盈率41.65。
本文選取數據僅作為參考,并不能全面、準確地反映任何一家企業的未來,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