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綜合指數編制修訂方案落到 科創50指數怎么定?(2)
2020-07-22 09:25 互聯網
為何延長新股計入指數時間?
上交所指出,我國證券市場的新股上市初期存在波動較大的現象。2010年至2019年,新股上市1年內平均股價波動率是同期上證綜合指數的2.9倍,延遲新股計入時間,于新股上市滿1年后計入指數,有利于增強上證綜合指數的穩定性,引導長期理性投資。
上交所還稱,考慮到大市值新股上市后價格穩定所需時間總體短于小市值新股,設置大市值新股快速計入機制,上市以來日均總市值排名在滬市前10位的股票于上市滿3個月后計入,以保證上證綜合指數的代表性。
為何將科創板證券納入上證綜合指數樣本空間?
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21日,科創板上市企業已有133家,總市值約2.8萬億元。
上交所指出,科創板上市公司涵蓋諸多科技創新型企業,科創板證券的計入不僅可提高上證綜合指數的市場代表性,也將進一步提升上證綜合指數中科創型新興產業上市公司的占比,使上證綜合指數更好反映滬市結構變化。考慮到上證綜合指數編制修訂涉及新股計入時間的調整,科創板證券按照修訂后的規則納入上證綜合指數,有利于保障上證綜合指數規則的穩定性與連續性。
科創50指數怎么定?
上交所指出,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證券組成,反映最具市場代表性的一批科創企業的整體表現。該指數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日,以1000點為基點。
上交所表示,在新股計入時間上,為提高“科創50”指數對市場的準確表征,同時兼顧客觀發展情況,采用兩階段做法:現階段,科創板新上市證券滿6個月后計入樣本空間,待上市滿12個月的證券達到100只至150只后調整為上市滿12個月后計入;同時,針對上市以來日均總市值排名在科創板市場前3位和前5位的證券設置差異化的計入時間。
上交所稱,在選樣方法上,剔除過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額位于樣本空間排名后10%的證券后,選取日均總市值排名靠前的50只證券作為“科創50”指數樣本,能夠在保證樣本流動性的同時,實現較好的代表性。
上交所還稱,在樣本調整方面,依據樣本穩定性和動態跟蹤的原則,建立季度定期調整機制,及時反映市場變化,季度定期調整生效時間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個周五的下一個交易日,并設置一定緩沖區與調整比例限制,保證指數的穩定性,降低樣本頻繁變動帶來的跟蹤指數成本。另外,針對退市、退市風險警示等情況設立臨時調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