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權是什么意思?投資者關注的股票期權熱點問題(2)
2015-03-13 10:41 南方財富網 lzsyxx.com
投資者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對合約的到期日、行權價等條件進行選擇。
(1)到期日的選擇
首先,這就像買保險的保險期,取決于投資者想要保護手中股票的時間段。
其次,通常而言,長期保險的保費一定會比短期保險的保費貴,因此遠月的一般比近月的貴。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做法是:先買入近月的認沽期權,待合約到期時,再行判斷是否要買入下一個月的認沽期權。這一操作的優點在于降低了保險的成本,靈活地根據標的股票的價格走勢而作判斷。
(2)行權價的選擇
首先,深度虛值的認沽期權雖然成本很低,但它所提供的下跌保護范圍很小。它更像是一份“災難保險”,當股價僅為小幅下跌時,它提供不了保護。
其次,深度實值的認沽期權雖然保護的范圍很大,但它的權利金太高,嚴重限制了投資者的潛在盈利。這是一種過度保守的策略,其較高的權利金支出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股價的上漲收益。
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投資者通常可以買入輕度虛值、平值或輕度實值的認沽期權。這樣,投資者可以在保護股票下跌風險和保留股票上漲收益之間達到一種平衡。
7、備兌開倉不能鎖定損失,在股票價格大幅上漲時,超出行權價格以上的收益也無法實現,為什么還要選擇備兌開倉?
備兌賣出是一種常見的期權交易方式。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期權行權價格、到期日以及備兌開倉時機的選擇。備兌開倉雖然不能鎖定股票價格下跌的損失,但是可以獲得權利金。如果股票下跌,權利金的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補償股票下跌的損失;無論股價如何波動,權利金的收入都是確定的。相應的,賣方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不能夠再獲得股價超出行權價格以上的收益。
從回報的角度來看,投資者在進行備兌開倉前,首先需要評估一下,在期權被行權的情況下對所能獲得的收益率是否會滿意。如果不能接受期權可能被行權而導致的較低收益率,就不宜進行備兌開倉。另外,當投資者進行備兌開倉后,如果對股票價格走勢的預期發生變化,還可以通過買入相同期權來調整持倉甚至平倉。
8、 投資者在進行備兌開倉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嗎?
首先,投資者選取的股票是滿意的標的股票或ETF。備兌賣出認購期權的投資和風險主要取決于標的本身,因此,運用備兌賣出認購期權策略的前提是投資者愿意持有標的,并且看好標的走勢,即投資者預期在賣出期權的到期日,標的股票或ETF不會有大的下跌。
其次,選擇波動適中的股票。如果股票波動大,雖然期權的價格會高些,收取的期權權利金多,但波動大意味著較大風險:如果漲幅較高(超出行權價),賣出的認購期權被行權,需按行權價賣出股票,不能享有股價上漲帶來的更多收益;如果下跌,備兌策略僅提供了有限的保護(期權權利金),將仍會出現損失。如果股票波動過小,則賣出認購期權的權利金收入將會很少。
第三,選擇平值或輕度虛值的期權合約。深度實值的期權,到期時被行權的可能性大,備兌投資的收益也相對較小;深度虛值期權,收入的權利金將很少。因此,最好選擇平值或輕度虛值的合約。
第四,在給定價位愿意出售股票或ETF,做好被行權的心理準備。由于備兌開倉投資者是賣出認購期權,因此在到期日投資者有賣出標的的義務,投資者應當明確自己愿意以行權價來賣出標的。如果投資者已經做好這種心理準備,那么當股票上漲,賣出的認購期權被指派時,投資者就不會感到焦慮。事實上,出售股票應該被視為正面的事件,因為這意味著或有行權回報也就是最大回報已經獲得。
第五,備兌賣出認購期權的收益率是投資者可以接受的。投資者要學會計算出不同備兌開倉策略的靜態收益率和或有行權收益率,判斷回報率是否能夠接受。
第六,要及時補券。當合約標的分紅送配等事件發生時,交易所會對相應期權合約進行調整。投資者應留意公告,檢查標的券是否足夠,以免影響投資策略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