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降息2021新消息解讀:MLF和LPR利率走勢代表什么意思?
2021-07-19 14:10 南方財富網
近日機構最新觀點:總體來看,降準疊加存款基準利率下調對商業銀行資金成本的影響有望帶動LPR報價下行。雖然前文指出了MLF利率和價格傳導時滯可能阻礙LPR的下行,但歷史上也出現過MLF利率不變、LPR下行的情況,說明MLF利率下調并非LPR下調的必要條件;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也表示,此次降準預計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130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存款基準利率改革直指銀行負債成本,隨后降準落地預計為市場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量”“價”兩個因素同時疊加,我們認為即便MLF利率不做調整,也可以有效壓縮加點幅度,對LPR下行形成比較有力的推動作用。
從政策目標來看,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支持小微企業發展仍然需要降低LPR的報價水平。我們計算了實際貸款利率與LPR報價的點差,根據目前最新的一季度末數據,無論是整體的貸款加權利率還是個人住房貸款利率,與1年期和5年期的LPR報價相比,上浮的程度實際上都已經低于2019年末的水平了。以疫情前市場貸款情況為參考,若保持LPR不變,銀行自主額外壓降的空間比較少。因此在“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目標下,LPR下降會是控制實際貸款利率最為直接有效的辦法。
我們建議加大關注將公布的LPR報價——作為目前重要的政策走向觀測點,其變動情況將影響后續的貨幣政策調節力度以及中長期利率走勢。這次降準背后是政策邏輯的轉變,體現為在經濟面臨下行風險時,財政政策受債務控制等因素影響不能施展拳腳,貨幣政策承擔更多逆周期調節功能,因而判斷中長期視角下的利率走勢,關鍵在于后續是否還有寬松政策出臺。如果LPR報價如預期有所下調,配合后續貸款利率穩步降低,則政府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目標有望順利實現,后續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的必要性將大幅降低,貨幣政策有望在今年維持穩健取向。但如果LPR繼續保持不動,實體經濟融資難題依然無法得到化解,那么本次降準可能成為寬松周期的起點,貨幣政策或追加各類措施,從而推動利率下行,緩解經濟融資與發展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