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指數的設計 威廉指數的設計原理與隨機指標有很多相似之處,它也是追蹤收盤價在過去一段時間價格區域中相對位置,只不過其考察角度正好和隨機指標相反。隨機指數是以收盤價和最低比較,而威廉指數則是以收盤價和最高價比較,因而兩者計算值的解釋意義也正好相反。 威廉指數的計算公式為: N為時間參數,通常為一個時間周期的半數,如5、10、20等,但在我國實際運用中,該參數常被修訂為6、12等。 從上式中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收盤價越高,則W%R值就越小,反之越大。因此W%R值越小就表明市勢越強,交易越接近超買,而W%R值就越大,就表明市勢越弱,交易越接近超賣。如前所述,這一點正好和隨機指標相反。隨機指標在20以下為超賣,而威廉指標在20以下為超買。隨機指標在80以上為超買,而威廉指標在80以上為超賣。在技術分析軟件圖形上,威廉指標一般0抽在上,100抽在下,和其它指標也正好相反。 隨機指標和威廉指標除了上述數值含義的差別外,還有一個重要差異,既短線W%R時間參數一般較隨機指標短,前者通常為6天,后者為9天。因此威廉指數對股價波動要敏感得多,反映在圖形上,就隨機指標一般較平滑,而威廉指數則劇烈波動。 威廉指數的應用 威廉指數同隨機指標、相對強弱指數一樣,都屬于擺動指標范疇,因而以前介紹的隨機指標、相對強弱指數的有關基本應用規則也適合于該指標,例如;威廉指數進入超買超賣區,也有走勢國強國弱的含義;威廉指數與走勢發生背離,也有股價見頂見底的預警作用。但由于該指標過于敏感,安全按其信號入市,不僅交易頻繁,而且騙線機會多。實戰中,人們根據該指標的特點,又總結了一些經驗性的規則,茲列出,敬供參考: 1)W%R向上撞頂(既0抽)4次,則第四次為一個良好的賣點,向下觸底(既100抽)則第四次是一個良好的買點。 這條規則中的W%R觸底撞頂次數有點象隨機指標J值在100或0值鈍化的天數一樣,也是經驗性的數據。W%R在兩次觸底、撞頂后可能沒有第三次了,也可能在觸底、撞頂四次后還有第五次、第六次、因此一些專家認為,W%R觸底、撞頂兩次就應該引起我們的警覺,四次之后就要隨時交易了。我認為依據W%R買入,最好結合一下形態予以配合,則可以放心買入,否則,宜暫時觀望。 2)當W%R穿越敏感值時,再尋求其它指標支持,以對市勢和交易信號作出判斷。例如當W%R向上穿越50時,可同時參考RSI是否也向上穿越了50,如果是,則可以確認市場處于強勢,如果否,即便RSI穿越了50,市場強勢是否確認也仍存在疑問。反之向下穿越時,道理類似。再比如,當W%R進入超買超買區時,可同時參考指數平滑異同平均線(MACD)是否也發出了買賣信號,如果發出,則可交易。 這以規則的本質時,W%R可以作為一個有效的輔助指標,和其它指標結合在一起共同發揮作用。 股票軟件k線圖界面輸入WR即可調出 |
(責任編輯:張元緣) |
延伸閱讀
|
||||||||||
|
要聞導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