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不會跌破凈資產。至少在現在的A股市場看起來是對的,就像以前覺得IPO首日不會破發一樣。但看看港股、新加坡股市、美國股市,你會驚奇地發現一堆一堆股價只有凈資產50%、乃至25%的公司,而當地的券商還在不斷下調這些便宜貨的評級。歷史總是在變化的,未來的A股會不會變成這樣,誰知道?如果不知道,我們是不是應該穩健一點?
追漲殺跌是個壞習慣,太教條了。A股是個不成熟的市場,不成熟市場的特點就是趨勢性強。在趨勢性強的市場里不追漲殺跌而要純粹搞價值投資,也太教條了一點。不過,追漲殺跌是個技術活兒,一般最好通過量化程序進行,生手最好不要做,還是穩穩當當賺資產增值的那部分錢更保險。
很多事情是莊家的陰謀。這個問題爭議比較大。2000年以前,A股市場莊家橫行,但在總市值已經達到幾十萬億元的現在,莊家究竟還有多少影響力?在筆者看來,很多基于莊家行為的分析方法,其實頗有些類似于當年歐洲的煉金術聽起來蠻有道理的,但用起來卻不是那么有效。
手續費那點小錢不重要。其實手續費很重要。假設兩個投資者在過去10年都堅持投資,每年平均換手10次(大概是A股散戶的平均換手率),每次穩賺0.6%(大概也是市場過去10年的平均漲幅),一個采用千分之三的手續費,另一個用萬分之八(都不考慮印花稅),那么第一個投資者將取得總計35%的收益,第二個將取得68%是第一個投資者的將近兩倍。
(南方財富網SOUTHMONE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