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其核心之一就是能量轉換技術的創新及應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已成為當今國際上能量轉換技術的研究熱點,國外對該技術的研究開展較早,能源轉換領域的新型技術的研究進展較快。間歇式能源的控制運行技術的研究開展深入,成果顯著。
我國目前對軌道交通能饋系統,抽水蓄能啟動變頻技術和風力發電機組變流器控制技術已有研究,其中風力發電機組變流器控制技術的核心已被掌握。我國現階段主要集中在開發大規模風電場的并網技術,長期來看大范圍光伏發電的可靠并網運行也將成為電網發展的方向。與國外相比,我國對能量轉換技術的研究才剛剛起步,相關技術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能量轉換技術在智能電網中應用的技術發展趨勢是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大規模間歇性電源與微網等并網運行。應用的關鍵技術包括大規模間歇式電源的能量轉換技術、聚群功率調節器關鍵技術研究、規模化大電流充電技術、中壓大功率風機變流器技術、抽水蓄能啟動變頻技術、軌道交通的能饋系統、電動汽車與電網能量雙向轉換技術等。
因此,為了與智能電網的發展相適應,需建立合理的電源結構和布局,這就依賴于先進的能源轉換技術,以提高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的運行特性和控制技術,構建堅強的實體電網,提高電網的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基本實現新能源發電標準化接入及與電網運行的互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