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指標運用于港股上
2014-08-26 10:33 南方財富網 lzsyxx.com
A/D指標指的是什么?A/D指標如何進行運用?
讀者若有留意,相信對市場寬度指標(Market Breadth)應有認識。其實,市場寬度指標只是一個統稱,除創五十二周新高新低或升越移動平均線股票數目外,還有其他量度市場寬度的指標;其中,較多人採用的市場寬度指標(尤其應用在美股分析上),便是升/跌指標(Advance/Decline Indicators,簡稱A/D Indicators)。今期研究部與讀者介紹這種市場寬度指標,進而從中分析港股后市發展。
眾所周知,恒生指數目前是由四十二隻成分股組成,而指數的上升或下跌,某程度反映成分股的價格變化。不過,由于市值不同的關係,個別成分股對恒指可造成較大的影響。
以首五隻佔恒生指數比重最大的上市公司為例,分別是滙控(005)、建行(939)、中移動(941)、工行(1398)及中行(3988),股價每上升1%,已可令恒指升近百點。由此可見,恒生指數上升或下跌,往往只是反映這些成分股的表現而已(同時較容易受操控,尤其臨近月底期指結算時),對整體大市(即一千二百多家上市企業)的走勢是否配合,例如只有成分股上升,其他股票大部分在回落中,沒有絲毫的啟示。而A/D指標的作用,便是填補這方面的空缺。換言之,A/D指標是用在測試指數上升/下跌,是否獲得大市支持。
四種運算方式
A/D指標有數種不同運算方式,較常見有以下四種:
一、A/D線:每天上升股票數目-每天下跌股票數目+昨天A/D線的數值
這是較常見的A/D指標之一,也普遍應用在NYSE或納斯特指數上。A/D線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指數一同應用,從中找出走勢會否出現不協調(Divergences)情況,例如恒生指數上升,但A/D線卻出現回落,便可能顯示升市并未獲得整體大市的支持,也可能預示是一個警號。
不過,值得補充的是,由于A/D線是有一個累計的數值,若然指數經過一段較長時間上升或下跌后,A/D線的數值可以變得較大(例如數千,甚至過萬點),當指數走勢出現逆轉時,A/D線的變化未必明顯。故此,利用A/D線分析某時段港股的走勢,或會有較佳的效果。
二、A/D差(A/D Spread):上升股票數目-下跌股票數目
A/D差是A/D線的變種,主要是透過計算每天上升的股票數目減去下跌的股票數目。A/D差會在零水平上、下擺動,高于零表示當日上升的股數比下跌的多;反之亦然。由于A/D差變化比較快及反覆,故投資者一般會連同移動平均線一併應用。
在一般情況下,大市出現回落時,A/D差較多時間出現負水平;若然數值進一步下跌,代表跌勢持續,甚至加劇。而其移動平均線,也會較長時間處于零水平之下。
三、A/D比率(A/D Ratio):上升股票數目/下跌股票數目
當比率等于1時,表示上升股票數目與下跌的相若。高于1則表示上升的股票數目比下跌多(數值減去1便可得出上升股票多于或少于下跌的百分比)。其應用方法與前者相若,主要尋找與大市彼此間走勢不調協的情況,例如去年11月后,A/D比率持續上升(上升的較下跌的股票平均多一倍),而其移動平均線亦由1以下水平輾轉回升,預示恒指正醞釀升勢。
四、寬度沖力(Breadth Thrust):上升股票數目的X日移動平均數/上升及下跌股票數總和X日移動平均數(這里的X為十四天)
這是搖擺指標之一,在1至100間上下擺動,與相對強弱指數(RSI)相若。其應用也類似RSI或隨機指數般,可以找出大市走勢有否出現超買或超賣,甚至背馳的情況。
除以上四種不同A/D指標外,還可以有不同的變種,例如還會考慮上升或下跌時的成交量變化等。不過,分析的方向或方法均大致相若,日后有機會再與讀者介紹。
顯示后市轉弱
從A/D指標的表現,對港股后市的走勢有何啟示呢?從圖一、三、四及五,我們均可以看到類似的情況,即A/D指標自年中過后,與恒生指數呈現不同程度不協調(Divergences)的情況,例如A/D線于今年8月便見頂回落,至今仍然呈反覆向下的局面,惟恒指在此期間仍然處于反覆上升。而A/D差和A/D比率等,均與恒指呈明顯背馳的走勢。可見若僅從A/D指標分析,大市已呈不協調的走勢,股市會否于短期內出現顯著的調整(甚或轉勢),值得大家留意。
最后要補充的是,A/D只是其中一種市場寬度指標,而且從圖一至圖五可見,恒指可以在A/D指標出現背馳或不協調的情況下,繼續上升一段時間才出現轉勢;故此,在利用A/D指標時,最好連同其他指標一併使用,例如移動平均線及創五十二周新高低的指標,這或可以進一步提高測市的準繩度。
投資者可以對上述A/D指標相關內容進行了解。
(南方財富網港股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