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案例:險奴一年保費支出超3萬 能否中途退保減輕負擔?
房奴、車奴、卡奴……是最近幾年新興的詞語,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現代人為之所困的一種狀態。那你是否還聽說過“險奴”一詞? 顧名思義,就是因為購買保險,導致保費支出成為一種負擔。是不是聽著都新鮮,繳保費還能繳出個奴隸來。當然啊,有人厭惡保險,有人卻鐘情保險,一年下來各種保費就得交個幾萬塊錢,能不成奴隸嗎。郝小姐就是這類“險奴”一族。
別看郝小姐不到30歲,但是光以她為被保險人的保險就有4份,什么重疾險、定期壽險、養老險這些都有,而且保費個兒頂個兒的貴!這還不算她父母的,一家人的保單保守說也得有8份,一年下來光是保費支出就有3萬多塊,目前父母退休了,家里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郝小姐,這樣一來,對于年收入總共10萬元左右的郝小姐一家而言,負擔有些過大了。于是,郝小姐想到了通過退保來減輕保費負擔。
那么,郝小姐中途退保是否劃算呢?
好規劃知道你們都曉得答案,還是再聽我們嘮叨一下吧。
如果不是在猶豫期內退保,能拿回來的錢是要被扣除相關的手續費(保險公司營業費用、傭金以及該公司對保單所承擔的保險責任所收取的費用)的,也就是俗稱的“現金價值”。因此保單一旦過了猶豫期,退保一定要謹慎。
郝小姐的很多保險繳費時間都超過了10年,而且還有一份保單是2000年之前購買的,那時的很多保險返還比例還是很高的,雖然剩余的三份保險保費較高,但是由于繳費期也快結束了,所以好規劃不建議郝小姐退保,否則還得承擔更多的損失。
不做險奴的關鍵不是不投保,而是控制保費支出
不要因為一些保險要支付較高的保費就放棄投保,好規劃說了N多次了,保險對于我們任何人而言,都是不可缺少,所以該花的錢還得花。但是花多少錢繳保費才能避免淪為“險奴”一族呢?(南方財富網基金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