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基貨基適合哪類人群配置
誰都不能確保婚姻這艘船不會觸礁,離婚人士應該如何在現有收入狀況下,實現財產快速升值,為自己尋求更有利的物質保障?本期采訪主角是一位離婚男士,他通過購買商業保險、為女兒定投基金等方式,建起了一道“安全閥門”,并通過配置債券型基金、貨幣式基金及銀行理財產品等,實現了盡快升值。
基本情況:董先生45歲,結婚14年,最近因與妻子感情破裂離婚。董先生在外資企業當工程師,年薪約10萬元,另有2萬~4萬元的年底分紅。女兒13歲,讀中學,夫妻協商后,決定讓女兒跟隨董先生生活。
財產狀況:董先生離婚后分得的財產,只有一輛車齡6年的豐田汽車、一套價值80萬元的85平方米住宅。他該如何理財以保障今后的生活,并為女兒籌集教育基金?
專家建議:國泰君安張濤認為,董先生的汽車還可使用一定年限,因此理財順序是女兒的撫養費、退休保障及汽車更換。在不考慮更換住房和再婚的情況下,董先生可考慮先購買意外醫療、住院醫療。重疾險交存基數高,董先生可選擇不參與。至于女兒的生活費、教育基金、工作和結婚費用等,可考慮每月參與混合型基金定投1500元左右。另外準備定期5萬元、活期2萬元,其余資金可考慮參與證券公司資管理財產品或銀行理財產品、貨幣式基金、債券型基金,以期超過通貨膨脹率,獲取資產穩定增值。退休保障有社會保險,如果董先生退休后愿意參加企業返聘,也可增加收入。
光大證券投資顧問周明認為,董先生在短期內需修正一些消費習慣。最近兩年應盡量先攢錢,短期理財計劃不宜太激進,宜多以流動性較好的存款或固定收益為主。每個月可拿出結余資金的20%,用于女兒未來的教育基金。
(南方財富網基金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