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專屬理財產品收益怎么樣?收益率普遍維持在3%
2020-10-09 15:39 南方財富網
國慶中秋“雙節”臨近,也迎來了收官季,“十一”專屬節日金融市場再度火爆。銀行推出了自己的節日理財產品。走訪市場發現,雖然投資理財產品種類繁多,但在很多產品中很難見到4%的年化收益率。
收益率優勢不明顯
近日,咨詢了中國農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6家銀行。四家銀行推出國慶中秋專屬理財。銷售起始日一般為9月27日至29日,10月8日至10日結束。
例如,中國農業銀行有一款名為“安心國慶”的理財產品,期限為230天,預期最高收益率為3.37%。屬于中、低風險。它將從9月27日起出售,利息從10月10日開始。與建行國慶中秋節相關的3款理財產品,募集結束時間為10月8日或9日,期限為3-4個月。預期收益率在3.47%-3.55%之間,風險為中低檔。
此外,貴州銀行、貴陽銀行等地銀行節后雖未點名理財產品,但也推出了新產品。募集期結束于9月29日,均為中、低風險品種,收益率約為3.6%。
國債、大額存單等產品接棒
據中國農業銀行遵義分行一位財務經理介紹,2018年新資產管理條例出臺后,該規定明確要求銀行理財凈值管理。客戶唯一的參考是歷史回報率,而產品成熟后的實際投資收益是多少。資產凈值管理的另一個體現是保本融資的逐步退出。在最新的采訪中,銀行理財人員普遍明確表示,產品不保本息。如果風險偏好較低,建議購買大額存單等產品。
走訪了全市各大銀行發現,銀行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的產品很難找到,其中大部分在3%左右。廈門路農業銀行遵義支行工作人員告訴,理財收益率下降導致不少市民不再是購買理財產品的首選。大多數人選擇風險較低的儲蓄國債和大額存單。
“儲蓄國債一般分為三年期或五年期。上半年國債暫停發行三期。雖然電子國債和憑證國債收益率低于2019年,但高于當前市場金融產品收益率。”業內人士表示,儲蓄國債最低購買金額為100元。以前有500萬元的限額,但現在沒有限制。
除了國債,銀行存單也是熱門的投資品種。看到,購買大額存單的門檻是20萬元或30萬元。今年以來,銀行存單利率也呈現下降趨勢。走訪珠海路多家商業銀行了解到,近年來各大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利率不同,年化收益率為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