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卡人若要提高信用卡額度,一般需向銀行提出申請,經后者審核才能確定。不過,隨著假期將至,近來,一些持卡人又發現自己的信用卡額度在并未主動申請的情況下,被銀行臨時調高額度,幅度從20%-50%不等。
對此,一些銀行解釋,黃金周是一年中最主要的消費時段,為避免以前曾發生的客戶因消費較多導致“刷爆”,打電話向銀行求助現象,所以在國慶、五一、春節等長假前后一段時間內,對符合條件的持卡人信用額度給予一定額度的臨時上調,從而讓持卡人“痛快地”刷卡消費。等期限結束,就會重新降為原額度。
無疑,信用額度“被調高”,對“血拼族”來說絕對是好事,可以花錢花個痛快。不過,必須指出的是,銀行擅自上調持卡人信用額度,也并非能獲得后者一致認可。如有持卡人認為,銀行擅自上調透支額度,有縱容透支之嫌,倘因此造成持卡人非理性消費,形成壞賬,銀行是否也要承擔一定責任呢?連一些“血拼族”也承認,信用卡額度提高使自己的預算進一步增大,但之后相當長一段時間手頭就更為拮據了。
現在大多數人手頭至少有2至3張不同銀行的信用卡,即使一張不夠,還可以用另一張。況且,臨時增加的信用卡額度往往暗藏玄機。有些銀行臨時調高額度后,免息期從56天縮至45天、30天甚至15天,優惠的時間被大打折扣。但臨時上調的透支額也要在免息期內還款,超過時限就會被罰息,甚至追究責任。很多持卡人并不知曉這些情況,常常糊里糊涂就多花了冤枉錢。由此便可理解,為何一些持卡人會對銀行臨時調高信用額度覺得反感,原因就在于銀行此舉并未事先征求持卡人意見。如此擅作主張,有漠視持卡人權益之嫌。
(南方財富網銀行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