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分期付款在使用時存在許多的小竅門。就拿某家銀行分期買車的手續費來說,現在分為一年期交納5.5%,三年期交納14.5%,對于既想免息又想免手續費的消費者,可以自行做一些銀行的理財操作。這樣,以目前4.8%—5.3%的收益率基本就可以將手續費用抵銷。
信用卡分期付款已經在許多消費領域普及,大到汽車、房產,小到一部電腦、手機都可使用信用卡的分期付款,減輕消費者一次支付的壓力。但分期付款中也存在各種各樣的使用問題,如:手續費不能分期支付;先漲價再進行分期售賣;以及不能按時還款時面對的高額罰息。
暗自提價,400元等于交利息
市民崔女士最近想買一部手機,正好在網上看到了“品牌手機分期購、0首付、0手續費、0利息”的廣告。崔女士了解到,通過網上商城購買可以分12期支付,每期只需付300多元,就可買到一部標價為3799元的手機,并且還不計利息和還款手續費。而就在購買一周后,崔女士在濟南某家電賣場發現,這部手機售價是3399元,比她買的便宜了400元。這樣來看,消費者在分期付款之余多交納的費用已經相當于免去的利息和手續費,并沒有從中得到真正的實惠。
一次結清手續費等于提高首付
在走訪中了解到,部分銀行在提供分期付款買車時,手續費用是一次性結清的,這在無形中增加了消費者的首付壓力。市民張先生打算貸款購買一輛大眾途觀,在銀行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貸款12萬,36期還完。但銀行要求張先生一次交清14.5%的手續費,這樣張先生除了首付15萬元,還要再多付17400元。這對那些真正想用分期付款解燃眉之急的消費者,也是不小的壓力。
罰息150元/月,比貸款利息還高
從銀行了解到,信用卡的分期付款始終是信用卡中的附屬業務,如果消費者在期限內沒有將分期的款額及時歸還銀行,同樣也會交納高額的“本金分攤滯納金”。如果每月要還款1萬元,但由于某種原因忘記了,則會交納每日萬分之五的罰息,這樣算下來一個月就會多交150元,比還款利息還要高。這樣不但享受不到免息,還會造成不良的信用記錄,這就得不償失了。
(南方財富網銀行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