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你已了解市場如何在點與點之間波動,以及如何善用這些波動中優勢的基本策略,現在應該在實踐中檢驗這些理論以回到實務操作。
我們的基本概念或實務的理論是:某些因素導致市場出現爆炸性的波動,并呈現一種趨勢變化。就我們的目的而言,這種趨勢變化應該持續1到5個交易日,我們的目標則是盡量在靠近爆炸點的地方進場。
此處會產生一個疑問:“什么因素會導致市場活動出現爆炸性走勢,他們最容易在什么時候發生?有沒有方法抓住這些波動的時間和起點?”
坦白地說,這些都是我一輩子每天要碰到的問題。我早就體會到:如果我不能把一個問題定義清楚,根本無從找到它的答案,F在你已經知道問題了,讓我們開始尋找解決之道吧!我再補充一句,我并未解出這個龐大問題的全部答案。只有輸了才能讓你清醒、讓你了解自己并不是那么聰明,所以你得接受教育。我現在還是會輸,而且輸的次數還不算少,所以我也一樣,需要接受更多的教育,而且是終身學習。
造成這些波動的最大原因,大概非新聞莫屬。但我們很難根據新聞進行交易。因為:第一,新聞變化太快,而且像天氣一樣難以預測。新聞和商業屆的變化可能是隨機的,因此市場會在各種未知的新聞事件之間搖蕩。數學家用喝醉酒的水手來比喻,其原因極可能就是因為新聞事件導致價格振蕩得非常厲害;第二,我們可能是整個信息鏈上最后一個知道這個信息的人,這就太遲了;第三,我們無從得知或觀察到未來會發生哪些新聞;第四,我由多年來的交易經驗中深深了解到接近消息來源的人在新聞發布以前早就卡位完成了。(注意:沒有某個特定的團體會獨占這個新聞的優勢;這樣的團體會因為各種消息的來源不同而有所差異。)銀行家可能得到國債市場的內線消息,但卻無法得知牛的消息,而畜牧者可能得到牛肉的價格資料,卻得不到國債的信息。電影《絕命大反擊》里,梅爾·吉布森飾演的杰瑞·菲力普所提出的理論在電影中可能是正確的,但絕對無法延伸到現實中來。
(南方財富網SOUTHMONE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