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是投資者極為關注的盈利能力指標,但是如何計算毛利率卻存在分歧。看國外的財務或投資類書籍不存在這個問題,如《巴菲特教你讀財報》中的算法如下:
毛利潤/總收入=毛利率
如果我們從公司年度報告的總收入中減去它的銷售成本,我們將得到公司所報告的毛利潤。
毛利潤的金額是總收入減去產品所消耗的原材料成本和制造產品所耗費的勞動力成本。這不包括銷售和管理費用、折舊費用、企業運營的利息成本。
似乎沒有什么難解的地方。然而,與書中損益表不同的是,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下的上市公司報表中還有“營業稅金及附加”這一項目,處在“營業成本”和“銷售費用”之間。
于是,問題來了,在計算毛利時,是否應該從收入中減去營業稅金及附加?
在實踐中,減與不減兩種算法并存,還有的上市公司先后采用過不同的算法,如萬科(000002.SZ)。在2001年年度報告中,有如下一段內容:
主要產品銷售收入、銷售成本、毛利率及市場占有率情況:
年內集團轉讓了萬佳,成為專業化的地產公司,主要產品即為商品住宅,2001年銷售67.2萬平方米,結算收入33.48億元,結算成本25.88億元,毛利率約為22.7%。
2001年,全國商品住宅銷售總額為3825億元,公司在全國的市場占有率為0.88%,公司在深圳、上海、北京、沈陽、成都和天津六個城市的市場份額合計為1.95%(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房地產信息網)。
(南方財富網SOUTHMONE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