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I資金流量指標,英文全名(Money Flow Index)。
1989年3月由J.Welles Wilder‘s在STOCKS&COMMODITIES雜志,首次發表MFI指標的用法。MFI指標實際是將RSI加以修改后,演變而來。RSI以成交價為計算基礎,MFI指標則結合價和量,將其列入綜合考慮的范圍,可以說,MFI指標是成交量的RSI指標。
讀者閱讀至此時,是否已經對RSI指標產生更清晰的看法?原來改變依RSI指標的公式,代入不同的計算因子后,可以衍生出這么多種指標。事實上,筆者在「笑傲股林」一書中,曾經提醒讀者,指標的公式只是硬梆梆的計算程序,重要的是他計算式里的內涵。就以RSI、STIX、MFI三種指標為例,一個是評估價格的作用,一個是評估大盤的作用,一個是評估資金的作用,三者各有其不同的意義存在。如果僅單純參考RSI指標,則股民只能了解價格波動的狀況,而無法衡量資金及整體市場的脈動。
(一) MFI>80時,代表資金短期過熱訊號,但是,必須等待MFI指標再度向下跌破80時,才能確認資金轉向。
(二) MFI<20時,代表資金短期冷卻訊號,但是,必須等待MFI指標再度向上突破20時,才能確認資金轉向。
(三) MFI在80左右的水平,出現一頂比一頂低,和股價「背離」的現象時,可視為中期反轉下跌的訊號。
(四) MFI在20左右的水平,出現一底比一底高,和股價 「背離」 的現象時,可視為中期反轉上漲的訊號。
(五) MFI指標連續二次向下交叉其平均線時,視為賣出訊號。(平均線一般設定為6天)
(六) MFI指標連續二次向上交叉其平均線時,視為買進訊號。(平均線一般設定為6天)
資金流量指標的超買超賣作用,和W%R、RSI......等指標相類似。但是,超買超賣和反轉的定義必須牦清楚。一般而言,超買超賣的現象,被視為短期的訊號。超買之后的下跌,只能將其視為暫時的回檔,超賣之后的上漲,視其為暫時的反彈。如果以超買超賣訊號,來確認波段行情的結束,是一種粗糙的評估,失誤率相當高。
經過長期測試的結果,利用「背離」訊號確認股價的反轉,可靠度較高。而MFI指標的「背離」訊號,比RSI指標的「背離」訊號,更能忠實的反應股價的反轉現象。一次完整的波段行情,至少都會維持一定相當的時間,反轉點出現的次數幷不會太多。如果指標出現反轉訊號的次數太頻繁,發生假訊號的可能性必然增加;谌绱,指標參數的周期,最好不要設得太短,以免產生指標陷阱過多的困擾。
將MFI指標的參數設定為14天時,其「背離」訊號產生的時機,大致上都能和股價的頂點吻合。因此,讀者實際使用本指標時,在參數設定方面,應盡量維持14天的原則。
理論上,價漲量增及價跌量縮是一種慣性作用。股價進行波段漲升時,成交量必須伴隨上升。MFI指標爬升至80以上時,代表短期內資金有消耗過量的疑慮,但是,這只是一種警告而已,未來必須視MFI指標是否持續下降,才能確認資金已經退潮。當然,一個資金已經退潮的行情,不僅不利于股價的推升,更容易造成股價回檔。相反的,當MFI指標下降至20以下的水平時,代表短期內資金已達冷卻的效果。但是,雖然股價經常在資金冷卻至一定極限后開始彈升,不過,也有可能因為市場情緒過度沮喪的原故,造成股價變成一灘死水,形成在底部區盤整的局面。
(責任編輯:張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