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理論是由 Nalph Nelson Eilliott在1938年所提出的,波浪理論是技術分析大師R·E·艾略特(R·E·Elliot)所發明的一種價格趨勢分析工具,它是一套完全靠而觀察得來的規律,可用以分析股市指數、價格的走勢,艾略特波浪理論圖解它也是世界股市分析上運用最多,而又最難于了解和精通的分析工具。
許多從事過波浪理論研究并在實際操作中付諸實施的投資者都曾會感到波浪理論不易領會,甚至望而生畏。波浪理論的基本原則其實很簡單,讀者在不久將會發現波浪理論涵蓋的許多要點。看起來似曾相識,這是因為波浪理論的許多架構,相當符合道氏理論的原理和傳統的圖型技術。不過,艾略特波浪理論圖解已超越傳統的圖型分析技術,能夠針對市場的波動,提供全盤性的分析角度、得以解釋特定的圖形型態發展的原因與時機,以及圖形本身所代表的意義,波浪理論同時也能夠幫助市場分析師、找出市場循環周期的所在。
艾略特波浪理論圖解幾點重要規則:
◇ 正確的波數計算注意, 4的位置高于1的位置,如此第4波與第1波便不會重迭。
◇ 第三波通常是推動波中最長的一波(即主升段)。即使不是,也絕不會是推動波中最短的一波。
◇ 修正波的最大修正幅度為前一波的次級修正波的位置。例如,第(4)波最大的修正幅度,為第(3)波中的第4波的低點,這是第(4)波的最大修正位置
◇ 交替出現原則--上升波中簡單型與橫向整理交替出現、修正波中平臺整理與三角型態或鋸齒型態交替出現--簡單型與復雜型交替出現。
波浪理論比較復雜、同一期間可能有多種數浪方式,需要配合其他工具加以排除、選擇
(南方財富網SOUTHMONEY.COM)(責任編輯:張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