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的穩步推進,我國股市將面臨著一個全新的格局,與目前的市場相比,投資理念和選股思路肯定會有所不同。其實近期盤面已顯示出少數先知先覺的資金的活動跡象,如南京新百、南京中商、宏達股份、三精制藥等走勢明顯強于大盤,量價配合理想,與之同時業績優良的一些二線藍籌股如鹽田港、中集集團等卻屢遭拋售。我們認為,后市購并大潮將會風起云涌,資產質量、資源價值可能比業績、市盈率等更值得重視。那么,哪些個股在全流通后會有較大機會?
首先,是區域型特征明顯的行業,如水泥、百貨零售、啤酒、旅游、乳業等,優勢企業只有在不斷兼并區域型品牌企業中,才能確立自己的龍頭地位和競爭實力,增強自身的盈利能力,如海螺水泥、華新水泥、大商股份、青島啤酒、燕京啤酒、光明乳業等均是如此壯大起來的,而目前這樣的個股還不少,一旦全流通實施了,優勢企業就可以借助自身的資金實力和規模優勢,加快兼并重組和行業整合的步伐。
其次,是資源壟斷類行業,如稀土、黃金、鹽湖、堿湖等自然資源具有明顯的稀缺性,一旦被有效整合,就能產生長期穩定的盈利能力,其購并價值就較高,如稀土高科、*ST天然、南風化工、鹽湖鉀肥、錫業股份、山東黃金、宏達股份等值得關注。
最后,是資產價值被市場低估的相關個股,如商業地產、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權等都有被重新估值的要求。目前有一些上市公司其帳面凈資產值明顯低于實際資產值,只是由于這些資產無法輕易兌現而被忽視,全流通后一旦形成收購兼并熱潮,這些資產的溢價就會被有心者充分重視并加以低價購并。
(南方財富網SOUTHMONE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