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夠正確理解“每股收益”?怎樣理解“每股收益”?下面南方財富網小編為股民朋友介紹如何能夠正確理解“每股收益”。
上市公司年報正在陸續和投資者見面。在上市公司披露的眾多財務數據中,“每股收益”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數據。但由于新會計準則的變化,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也出現較大變化。那么,如何正確理解新會計準則下“每股收益”指標的含義呢?
變化
在新會計準則頒布之前,每股收益的計算有全面攤薄法和加權平均法兩種方法。之前投資者較為熟悉的是全面攤薄每股收益,即直接用報告期的利潤除以期末的股份數得出。
在新會計準則下,每股收益指標的計算方法發生了重大變化,定期報告中將不再出現原來為投資者所熟悉的按全面攤薄法計算的每股收益,取而代之的是基本每股收益。相對于全面攤薄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進一步考慮了股份變動的時間因素及其對全年凈利潤的貢獻程度。
計算
1。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按照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當期實際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以某公司度的基本每股收益計算為例:
該公司度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25000萬元。2006年年末的股本為8000萬股,2月8日,以截至2006年總股本為基礎,向全體股東10送10股,總股本變為16000萬股。11月29日再發行新股6000萬股。
(1)按照新會計準則計算該公司度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25000÷(8000+8000+6000×1/12)=1.52元/股
上述案例如果按照舊會計準則的全面攤薄法計算,則其每股收益為25000÷(8000+8000+6000)=1.14元/股
從以上案例數據來看,在凈利潤指標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通過新會計準則計算的基本每股收益較舊會計準則計算的每股收益高出33%。
(南方財富網SOUTHMONEY.COM)